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幸福的婚姻,是每個人都有界限感的,不管是公婆、兒子兒媳還是家裡的其他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去侵犯別人的領地,更不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可是我說的這種,是理想狀態,是現實生活中特別難尋找到的。我們身邊的現實,往往是結婚後總有人想要插手小夫妻的生活,讓本該平靜幸福的日子,變得痛苦混亂。 比如有的婆婆就特別喜歡控制兒子的生活,就算是兒子結婚了,也覺得他是沒有長大的孩子,什麼都要管,連兒媳婦的一切也要管。 在這樣的生活中,男人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自然也就沒有了擔當和責任感,而嫁給他的這個女人也會在這種生活中感到壓力,無法真正融入這個家庭。 最後導致的結果,要麼就是小夫妻倆鬧翻,要麼就是婆媳矛盾日益嚴重,讓生活變得雞飛狗跳。我相信不管是哪一種,一定都不是我們結婚的初衷。 我們結婚,是為了和愛的人共同組成家庭,過屬於兩個人的幸福生活,在能夠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再帶來一個或兩個小生命,然後一起照顧好整個大家庭。 也就是說,好的婚姻關係,一定是夫妻關係第一位的,其他關係,都必須為之讓步。這裡說的,其實不僅僅是公婆,也包括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家庭倫理劇,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個不好相處的小姑子、大姑子,或者是有一些特別多事,又想要占便宜的親戚,這日子肯定是過不好的。 因為這些人都很自私,從來不會想你的難處,也不會考慮你們能否過好,只會為了一己私慾,對你們欲予欲求。 那麼這樣的時候,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要求男人必須有底線,有原則,知道該同意什麼該拒絕什麼,而不是一味地讓老婆妥協。 如果這個男人做不到這樣,那女人永遠不可能在這段婚姻中得到幸福,還不如及時止損,早早解脫。 就像是今天給我投稿的馬曉琳,她結婚兩年多了,丈夫在面對多事的婆婆和小姑子時,始終沒有什麼原則。 一忍再忍的馬曉琳終於對這個男人失望,決定放棄這段婚姻,聽了她的故事,我真心覺得,原生家庭對一段婚姻的影響太大了,那句嫁人不嫁鳳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很有道理。 馬曉琳大學畢業以後,在一家國企上班,工作挺輕鬆的,工資收入也不錯,長得很漂亮的她,上班以後就成為了很多男人追求的對象。 她的老公陳鋒是公司的部門小領導,人長得帥,脾氣也好。他也對馬曉琳這個漂亮可愛的女孩一見鍾情,對她展開了追求。 馬曉琳的父母一開始不太同意女兒的這段感情,因為他們覺得陳鋒家庭條件一般,父母都在農村,還有個妹妹在上大學,兩家人不算是門當戶對,以後會有許多麻煩。 可是馬曉琳覺得父母這就是封建,陳鋒那麼努力,以後一定能給自己好的生活。而且,陳鋒對她是真的很好,每天早上接晚上送,中午給她買飯,照顧得無微不至。 父母怎麼能拗得過自己的獨生女兒,最終,他們只得同意女兒和陳鋒的婚事。 陳鋒家沒什麼錢,本來打算先租房子和馬曉琳結婚,等再存點錢,一起買房子。可是馬曉琳的父母心疼女兒,就讓他們先住在自己家空置的另一套房子中,說讓他們以後買了房子再搬去。 馬曉琳覺得這樣挺好,可陳鋒卻總覺得有點彆扭,他害怕家裡的親戚說自己倒插門,害怕父母沒面子。可是,經不住馬曉琳的勸說,還是在丈人丈母娘的房子裡先結了婚。 婚後的日子,挺幸福的,陳鋒對馬曉琳一如既往地好,周末也總是去馬曉琳家幫她父母幹家務。看著這個勤快的男孩子,馬曉琳的父母總算是放心了一點。 可是啊,這樣的歲月靜好並不長久。陳鋒最近總是接到婆婆的電話,說她很想兒子女兒,可總是見不到面。陳鋒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妹妹也在這個城市上大學,自己雖然工作了賺錢了,卻沒有能力把他們接到一起團聚,照顧他們,實在是太挫敗了。 馬曉琳明白陳鋒的想法,可是卻實在是不願意開口成全他,因為她不太喜歡陳鋒的妹妹,每次她來家裡吃飯都亂用自己的化妝品,還總是要把自己的衣服拿走,那種沒素質的樣子,讓她覺得特別彆扭。 可是,她也不想讓丈夫難受,也知道孝敬公婆是自己這個兒媳婦該做的事情,就提出讓公婆來城裡住幾天,這樣也可以和妹妹多見見面。 聽到馬曉琳這樣說,陳鋒可是高興壞了,立刻張羅著把父母接了過來。公婆到的那天,妹妹就拎著大包小包來了馬曉琳家,說要和媽媽住幾天。 馬曉琳雖然不樂意,但是真的不好拒絕,就只能把客房收拾出來,還在客廳里撐起一張沙發床,讓婆婆和小姑子睡在客房裡,公公住在客廳里。 那一個多星期,馬曉琳真的是度日如年,小姑子的生活習慣特別不好,衣服扔得到處都是,吃完零食也從來不收拾,晚上還總是把電視聲音開得很大,看到深夜。 公婆都特別慣著她,陳鋒作為哥哥,也從來不說什麼。馬曉琳這個嫂子雖然有諸多不滿,但卻不好當著這些人的面發。 可是啊,她發現,自己越是不高興,公婆和小姑子就越是囂張,好像故意和自己對著幹。 她跑回家,給父母哭訴,可是他們也沒辦法,只能說:「你忍忍,再忍忍。」馬曉琳也明白,自己選的婚姻,除了忍忍,還能怎麼辦。 日子就這樣過了快要一個月,小姑子完全沒有搬回學校的意思,公婆更是沒有走的意思,馬曉琳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問陳鋒他們什麼時候走,可是陳鋒卻支支吾吾地說自己也不知道。 就在馬曉琳為這件事糾結的時候,她聽到了婆婆和小姑子的對話。婆婆問小姑子說:「馬上就要畢業了,咋想的?」小姑子說:「不知道,看唄,畢業了就慢慢找工作吧。」婆婆又說:「嗯,不急,你就在你哥這住著,讓你哥照顧你,這樣也不心慌。」小姑子說:「嗯,是啊,我不打算走了,過幾天去把東西全收拾過來,反正快畢業了。」 這段對話,讓馬曉琳的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她本以為公婆和小姑子只是來住幾天,忍忍就好了,誰想到她們竟然把自己的隱忍當成了軟弱,打算就在這長住。 她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陳鋒,讓他去告訴婆婆和小姑子,在這裡長住是不可能的,但是陳鋒怎麼可能去說,他只會說:「這是我媽和我親妹,你讓我怎麼說?」 兩個人就這樣吵了起來,最後當馬曉琳說出「這是我家的房子」時,陳鋒一下子就暴跳如雷,他覺得馬曉琳這是在侮辱自己。 而這時,婆婆和小姑子也沖了進來,小姑子對著她大罵,說哥哥娶了她就是虧了,而婆婆也說,這是我兒子家,要走也是你走。 幾個人越吵越厲害,小姑子甚至還對馬曉琳動起了手。馬曉琳非常絕望地問陳鋒:「今天你必須做出個選擇,要不你妹走,要不我走。」陳鋒說:「這是我妹,養著她我願意。」 這一句話,徹底擊碎了馬曉琳的心,她收拾東西離開了這個房子,回到了父母家,她已經下定決心要離婚了,暫時搬出來,從長計議後面的事。 面對著父母的痛心疾首,她承認自己選錯了,賭輸了,嫁給了一個鳳凰男,被他的一家人給傷得透徹。 在她提出離婚以後,陳鋒的父母、妹妹還上門鬧了幾次,說要讓馬曉琳賠償他們家的損失,最終,馬曉琳告上了法庭,才算是順利離婚。 開庭那天,她和陳鋒幾乎沒有說話,曾經那些相愛的過往,現在都變成了錐心的回憶,曾經說要保護自己的那個男人,如今也給自己帶來了最大的風雨。 馬曉琳的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陳鋒這樣的鳳凰男,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沒有界限感,只會讓妻子妥協,總覺得「你嫁給了我就該和我一起付出」。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妻子嫁給他是因為愛,卻沒有這個義務要負擔他一家人的生活。 幸福的婚姻中,男人一定是把夫妻關係放在親子關係、兄妹關係之上的,他知道自己該保護誰,該怎麼保護,他懂得什麼是責任,願意和你一起為了生活努力,而他身邊的人也會慢慢變得有界限感,因為他們知道,你們兩個是一體的,堅不可摧的,他們插不進手,就只能看著或者祝福。 可是,我們身邊這樣的男人太少,大多鳳凰男都如陳鋒一般,覺得你為他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卻從未想過你的感受。 所以,那些不懂事的公婆、大姑子小姑子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傷害你,從你身上自私地搜刮,這些,都是因為這個男人給了他們傷害你的權利。 我想告訴這些沒有擔當和責任感的男人,如果你和一個女人結婚只是為了讓她幫你負擔你的家庭,那我勸你還是不要害她了,因為這樣的生活,註定不會幸福,與其最後讓她遍體鱗傷,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去招惹。 也請所有沒有界限感的家人都記住,這個女人對你們的隱忍和好,都是基於對這個男人的愛,如果有一天你們逼到她對這個男人毫無愛意,那也就不要怪她狠心。 人與人相處,都彼此有數些,千萬不要越過了彼此的底線,到了那時候,可能就再無幸福可言。

 

 

OKAPI 推薦

  •  

    文/果明珠,|,陳佩芸2018年01月08日

    見到徐皓峰的那一天,他因腰傷拄著拐杖,那天已經連續接受六家媒體訪問,這是第七家。深色衣褲,看不出風塵,他理了理衣裳,只再要了一杯咖啡。他雙手握住我的手,「你好。」掌心發熱。 逝去的武林 道士下山 徐皓峰的武俠常被歸為「硬派」武俠,故事取材自武術家生平史實,並融入武林
  •  

    文/劉霽2016年06月27日

    編輯大人!我有問題//買下一本書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或她!掌握你閱讀的陌生人.……那些你不認識,卻幫你做選擇的出版社編輯大人們。那些你不知道也沒關係,但錯過卻很可惜的阿里不達的問題。【舉手發問出版社──一人出版社】在網路互連、資訊爆炸的時代,自由意志存在嗎?單獨個體憑自

內容簡介

一代武學宗師口傳心授   獨步天下的技擊與養生之法
掌風拳影裡的中國    彰顯一脈華夏文明的千古傳承

  《逝去的武林》曾在武術專業雜誌《武魂》上連載,在未出版前已轟動國內外武術界,初版即成為暢銷書。

  李仲軒先生以七十餘年武學實踐,講述他所師承的民國年間三位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雲祥和薛顛的言行、造詣,以及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武林中人的生活實情、習武者特有的思維意識和為我中華所獨有的身體訓練法門。秘傳與絕技之外,更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餘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仲軒(1915-2004)


  名軏,字仲軒,天津寧河縣人。師從形意拳三位大師唐維祿、尚雲祥、薛顛,武林名號“二先生”。三十四歲自武林退隱。因遵守師父尚雲祥的規定,一生未收徒弟。晚年在《武魂》雜誌上發表系列文章,披露了珍貴的史料和拳理,被譽為“中華武學巔峰時期的最後一位見證者”。

徐皓峰

  1973年生。導演、作家。

  電影作品:
  《一代宗師》(編劇)
  《倭寇的蹤跡》(編劇、導演)
  《箭士柳白猿》(編劇、導演)

  最新著作:
  長篇小說《武士會》
  武俠短篇集《刀背藏身》

目錄

前言 賣衣買刀    徐皓峰

第一編 李仲軒自傳
榮辱悲歡事勿追

第二編 唐門憶舊
丈夫立身當如此
乃知兵者是兇器
五台雨雪恨難消
總為從前作詩苦
別來幾春未還家

第三編 尚門憶舊
入門且一笑
師是平淡人
把臂話山河
使我自驚惕
功成無所用
這般清滋味
曹溪一句亡
雕蟲喪天真
殺人如剪草
大道如青天
長劍掛空壁
我與日月同
掩淚悲千古

第四編 薛門憶舊
世人聞此皆掉頭
心亦不能為之哀
處事若大夢
困時動懶腰
欲濟蒼生憂太晚
薛師樓下花滿園  今日竟無一枝在

第五編 李仲軒竅要談
遂將三五少年輩  登高遠望形神開
一生傲岸苦不諧
萬言不值一杯水
仰天大笑聽穢語  我輩豈是草木人
君不見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

附錄一 岳武穆九要
附錄二 內功四經
代後記 我與《逝去的武林》   常學剛
 

前言

賣衣買刀


  《路加福音》的「錢囊、口袋、刀」章節,被捕前夕,耶穌囑咐門徒賣衣買刀。五世紀,中東地區的教父將此言解釋成棄世求道,衣服是俗世,刀是修行,一個換一個。

  放棄生活的教父們都是生活的高手,情智高,妙語連珠,並有傳播網,將自己的逸事流傳大眾。他們有鄰居有客人,說:「待客人如待耶穌,會與鄰人相處,便會與上帝相處。」

  賣衣買刀的實情,不是捨衣得刀,而是衣服裡藏把刀。

  教父是待在家裡的人,憑個人魅力重建身邊世俗。後來,教父的家被教堂取代,教父被神父、牧師取代。教父型的人在東方更為悠長,在日本是茶道師,在我小時候,是胡同裡的每一位老人。

  「人老了,俗氣就少了。」是老人們聊天的話,沾沾自喜。那時的老頭、老太太長得真好看。

  我姥爺李捷軒,舊式的書呆子,不問世事家事,不見得不明白。他有一個自己的尊嚴體系,每年有幾個固定看他一次的人,無禮物,不說甚麼話,一小時便走,真是來「看」人。

  他們是他幫過的人,不讓帶禮物,不讓說感謝話,也不陪說話,因為幫忙時並不想做朋友。他們也適應,年年不落地來,表明不忘恩就好。

  姥爺的弟弟李仲軒,家人叫二姥爺,天生有人緣,配得上「和顏悅色」幾字──這樣的人好找。他有幾次突然遷居,我憑個大概地址,附近一問「有沒有一個特和氣的李老頭?」便找到了他。

  我爺爺十三歲做店舖學徒,兩月一次化裝成菜農,背筐上火車,筐裡藏銀元,走漏消息,隨時死。少年歷險的好處,是老了反應快,爺爺八十歲仍眼有銳光,洗臉吃飯的動作貓走路一樣柔軟。

  二姥爺的和顏悅色下,藏著歷險者痕跡,我童年時便對此好奇。因為姥爺的家教,我四歲會講半本《兒女英雄傳》,小孩見了自己好奇的人,總是興奮,一次他午睡,我闖進去,說不出自己好奇甚麼,就給他講那半本書了。

  他靠上被子垛,看著我,時而搭上句話。我聲音很大,時間很長,以致一位姨媽趕來把我抱走。此事在家裡成了個多年談資,我小時候很鬧,家人說只有二姥爺能應付我。他沒被吵,睜著眼睛、嘴裡有話地睡覺。

  家人知他習性,下棋也能睡覺。他來姥爺家,累了,但不是睡覺時間不往床上躺,便跟姥爺下棋,姥爺見他肩窩一鬆,便是睡著了,但手上落子不停,正常輸贏。

  不知道他是時睡時醒,還是分神了,一個自我維持常態運轉,另一個自我想幹嘛幹嘛—長大後,知道這本領的寶貴,可惜學不會,但在囚犯和樂手身上見過,偶爾一現。險境裡出來的本領,是體能不衰,窘境裡出來的本領,是一心二用。

  他一生窘境。

  小學五年級,武打片風靡,問爺爺:「你會不會武功?」爺爺:「啊?死個人,不用會甚麼呀。」我如澆冷水。

  初中,二姥爺住姥爺家,我問了同樣問題,他說:「沒練好,會是會。」就此纏上了他,學了一年,他沒好好教。

  之後他遷居,十年未見。再見,他已現離世之相,命中注定,我給他整理起回憶錄,知道了他為何不教。

  他屬於武行裡特殊的一類人,遵師父口喚不能收徒,學的要絕在身上。同意寫文,他的心理是為他師父揚名,作為一個不能收徒廣大門庭的人,辭世前想報一報師恩。

  我錯過了習武,聽他講武行經歷,「望梅止渴」般過癮,整理文字猶如神助,每每錯覺,似不是出自我手。

  他那一代人思維,逢當幸運,愛說「祖師給的」。見文章越來越好,他覺得寫文報師恩的做法,是對的。難得他欣慰,很長時間,他都有是否泄密的深深顧忌。

  他學的是形意拳,師承顯赫,三位師父皆是民國超一流武人,唐維祿師父遊走鄉間,薛顛師父坐鎮武館,尚雲祥師父是個待在家裡的人,一待四十年,慕名來訪者不斷,從求比武到求贈言。

  本書文章在二○○一至二○○四年寫成,《教父言行錄》在二○一二年國內首次翻譯出版。對照之下,民國武人似是五世紀教父集體復活,甚至用語一致,教父的求訪者說:「請贈我一言。」武人的求訪者說:「給句話。」

  教父對《聖經》避而不談,不用知識和推理,針對來訪者狀態,一語中的。比如,教父說:「我教不了你甚麼,我只是看了新約,再看舊約。」求贈言者震撼,覺得得到了最好的教誨。

  整理成文字,讀者不是當事者,沒有設身處地的震撼,但讀來回味無窮,誤讀了也有益,所以言行錄能廣為流傳。

  武人授徒言辭也如此,心領神會才是傳藝,並在武技之外,還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餘音。老輩人說話,是將甚麼都說到了一起。李仲軒年輕時拒絕做高官保鏢,而退出武行,隔絕五十年,不知當世文法,只會講個人親歷。

  人的特立獨行,往往是他只會這個。

徐皓峰
二○一三年四月於北京

代後記

我與《逝去的武林》


  二○○六年的十一月,《逝去的武林》出版,承皓峰先生美意,特加一則「鳴謝」,說李仲軒老人文章的面世,「是由《武魂》雜誌常學剛先生首次編輯發表,並提議開設系列文章」。

  於是,我就和這本被讚為「奇人高術」的書有了關係,乃至沾光,居然也被一些讀者當成了慧眼識珠的高人。

  當然,所謂「慧眼」、「高人」之類,於我實在是並不沾邊,但想想十餘年前發生的這段 「文字緣」,卻又不是全無可憶。若讓現在說一說感受,大概「可遇不可求」這幾個字,還比較貼切。

  「系列文章」開設的緣起

  大約是在二○○○年的十至十一月間,我收到一篇社會自由來稿,題目是《我所了解的尚式形意拳》,作者叫徐皓峰。文章講的是作者向李仲軒先生學習尚式形意拳的事情。這位李先生據說是形意拳大家尚雲祥的弟子,時年八十五歲。

  我不知道徐皓峰是誰,李仲軒先生也是名不見經傳。文章雖然在《武魂》二○○○年第十二期登出來了,但在我眼中,這只是每日過往稿件中普通的一篇而已。

  如果當年徐皓峰就此打住,我相信這一次編者與作者的交集,不會給我留下特殊的印象。

  幸運的是,徐並未住手,時隔三個月後,第二篇《耳聞尚雲祥》來了(刊發在《武魂》二○○一年的第四期)。現在看來,此文是「李仲軒系列文章」日後之所以能成為「系列」的關鍵。

  之所以說其「關鍵」,是因為這篇稿件說的話,與我所熟悉的完全不同。比如:武林皆知尚雲祥功力驚人,練拳發勁,能將青磚地面踩碎,故得「鐵腳佛」之美譽,而此文則說尚雲祥對這個稱呼很不喜,認為是「年輕時得的,只能嚇唬嚇唬外行」。

  再比如,凡是練形意拳的人都知道「萬法出於三體式」,可此文卻說尚雲祥說過「動靜有別」的話,甚至連形意拳最基本的樁法三體式都不讓門人站。至於文中所介紹的尚雲祥課徒手段,甚麼「轉七星」、「十字拐」、加上了兩個鐵球的「圈手」等等,更是聞所未聞。

  而最駭人的,莫過於此文「練形意拳招邪」的說法,用尚雲祥的話講:「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學形意拳的都在學打死人,最終把自己打死了。

  ──諸如此類的語言,讓自詡是內行的我,心頭又恨又癢,既恨「內行」被顛覆,又心癢於「顛覆」後面那未知領域的誘惑。「做系列」的念頭,或許就是從這時產生了。

  文章讓我心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文字和見識與眾不同。在第三篇《尚式形意拳的形與意》一文的最後,徐皓峰寫道:比如畫家隨手畫畫,構圖筆墨並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下筆便意趣盎然,這才是意境。它是先於形象、先於想像的,如下雨前,迎面而來的一點潮氣,似有非有,曉得意境如此,才能練尚式形意。尚式形意的形與意,真是「這般清滋味,料得少人知」。

  ──這番議論,為以往來稿所僅見,虛無縹緲,朦朦朧朧,正合了拳學「無拳無意是真意」的妙諦。

  後來了解,徐皓峰年紀輕輕,卻學過畫,修過道。李仲軒、徐皓峰爺孫二人,年齡相差近一個甲子,天知道是怎樣一個緣分!無李的見識,徐斷無此拳學境界;無徐的知音,李的見識未必能表達得這般確切傳神。李、徐互相成就了。

  不記得向徐皓峰建議「做系列」的具體時間了,總之稿件的刊登漸漸密集起來。而我跟《武魂》的讀者,心一定是相通的,《耳聞尚雲祥》剛刊出不久,反饋就來了:

  「徐皓峰先生的《耳聞尚雲祥》,讀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且有新意,道出了常人所不知的一些史實真情,我們喜愛這樣的文章」,一位讀者來信這樣說。

  再往後,除了讀者來信不斷,《武魂》上的文章被傳到網上,網絡好評如潮,甚至出現一個以「軒迷」為號召的群體。李仲軒從雜誌走上網絡,原本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竟以這種方式,突然走進了武術的歷史。

  「李老人家的話寫在三塊錢的雜誌上,是把黃金扔到你腳下。千萬千萬把他撿起來」──在所有熱評中,這句話最讓我心動!

  一向見來稿就想改一改的我,竟抑制了這種「編輯職業病」,稿子一字不改,還不知不覺頂禮膜拜起來,總希望有新的稿件,帶給我和讀者新的驚喜──我也成了一個「軒迷」!

  說起來,是那些關注《武魂》雜誌的讀者和網民 ,他們真正內行的深入解讀,他們熱情急切的期盼敦促,推動了這個系列欄目一做就是五年,他們才是慧眼識珠的高人。

  一波三折

  印象中,我所遇到的稿件,大概沒有一份會像這個「系列」那樣,憑空生出若干波瀾。而讓我大為意外的是,第一個發難者會是徐皓峰的母親。

  就在「系列」連續刊出而我頗有些飄飄然時,徐母來電說,自從《武魂》刊登了她兒子的文章,徐家就不斷有人上門,或拜師或挑戰或採訪或尋根,各類形狀,各種口氣,擾了一家人的平靜。電話裡,我能覺出憂慮。

  徐母口氣嚴厲,她說,家裡絕不願徐皓峰摻到武術這個行當中來。她甚至懇求我「不要再勾著」她的兒子寫這些東西了!

  我無言以對,就像個當場被捉的「教唆犯」,聽憑數落,臊眉耷眼,很沒臉也很無趣。

  後來對李仲軒老人的歷史和徐皓峰的情況知道得多了,才漸漸明白這一家人,心中有著一個怎樣的武林,才理解當這個「逝去的武林」與今天「現實的武林」碰撞時,帶給他們的是怎樣的心理落差。

  正像徐皓峰在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給我的一封信中所說:「武林的理,原本就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從李仲軒的文章中可知,老人心中的那個武林,是直來直去、肝膽相照、豪氣干雲的武林,當年雖因「舊景令人徒生感傷」,「從此與武林徹底斷了關係」,但對師友的那份眷戀,依然深埋在心底。五十餘年後,李老以故人復相見的熱忱來擁抱這個武林時,此武林是彼武林麼?

  我沒有想到,李老和徐皓峰大概也沒有想到,「系列」遇到的第二個波瀾,卻是「正名」,換言之,就是「辯誣」。

  當今武林,凡有新面孔或眼生的拳技面世,常常會有人從各方面做一番來龍去脈的盤查,甚至潑來髒水。李仲軒「尚雲祥弟子」的身份,也受到拳派一些質疑,讀者對李文的好評愈多,批評質疑之聲愈烈。

  從李仲軒先生所發表的文章和此期間徐皓峰給我的幾封信來看,一開始的李仲軒老人,極誠懇乃至極謙恭地為自己的身份提供著證明(以李仲軒的高傲性格,這是很難為他的),披露一些如尚雲祥叫「尚昇,字雲翔」等等只有老輩練拳人才知曉的珍貴史料,還認真回憶了在尚雲祥家學拳的種種生活細節。

  溝通是有效的,一些同門練拳人來訪,認了這個前輩。當然也有人,哪裡真的去聽你「辯誣」呢?無怪徐皓峰在給我的信中說:「一個八十多歲的人,還被別人要求印證自己的身份,我覺得悲哀。」

  仲軒老人也許終於領會了,他給《武魂》寫了一封信,表示:雖然我不能不認我的師父,但今後談拳,用唐師(唐維祿)的傳法。最後說:「我遵守與尚師的約定,沒有收過一個徒弟,所以等我去世後,尚式形意就沒有我這一系了,如有,便是冒名者。」

  不少讀者特別是網絡上的那些「軒迷」,對李仲軒尚式形意拳「系列」的「自我腰斬」痛惜不已。這般情景,也是我的編輯經歷中不曾見過的。

  系列文章歷經的最後的一個波瀾,是二○○四年三月十一日上午,李仲軒先生猝然辭世,而就在此前數天,李老還曾委專人寄稿三篇給我,願將所知形意拳的內容陸續寫出,藉助《武魂》與讀者廣結武緣。孰料僅僅數日,竟已幽明永隔。

  我不迷信,但也感歎莫非真是「天喪吾也」,或是冥冥之中自有造物安排,有意不讓諸事圓滿,而留給世人「缺憾美」的想像與回味!

  李老的最後三篇遺作,經他生前親自確認核定,題為《閉五行與六部劍》、《薛顛的猿象牛象》、《形意拳「入象」說》,陸續在《武魂》二○○四年四期、五期、六期刊出。

  李老辭世後的第三天,皓峰先生又有專函寄至《武魂》,是替李老向廣大喜愛他的讀者做最後的道別。文中還公開了李存義傳下的「五行丹」方,算是給大家留下的紀念。

  徐皓峰在信中說:「《形意拳「入象」說》一文是在李老生前整理的最後一篇,文中說了些略怪的話。現老人辭世,話也記入文中,不管如何,總之留下個資料。」

  《形意拳「入象」說》都說了哪些「略怪」的話?趕緊拿出來看,話說得挺深奧,一段一段的,好像之間並不連接,也讀不大懂。後來並沒有專門去問徐皓峰,因為李仲軒有言在先:「一篇怪話,聊作談資。」或許確是用來隨意聊天的東西,不必一本正經;抑或是禪語機鋒,明心見性,真諦就隨你見仁見智了。

  收穫與遺憾

  關於《逝去的武林》一書的前世,拉拉雜雜地寫了那些流水賬,別人看來,可能並沒有甚麼用處,頂多就算給讀者增加了一點談資。然而在我心裡,卻並不這麼想。李仲軒的系列文章,在《武魂》雜誌一刊就是五年,其間牽動的種種波瀾與反饋,都是現實中真實的人和事,它折射出了當代武林的林林總總。

  而正是因為對這個流水賬的回顧,我才理解了皓峰先生在把李仲軒的系列文章整合成冊時,為甚麼要昇華定名為《逝去的武林》。今日的武林逝去了甚麼?不是拳經,不是拳譜,不是一拳一腳的技術,而是皓峰先生所說的:這個時代缺得最多的就是傳統中國人的「樣兒」。

  我當武術雜誌編輯,總共才二十年,而這一個「系列」,就佔去了五年。是李仲軒的文章和李仲軒文章在《武魂》的經歷,使原本淺薄的我,變得多少深刻了一些,深刻到能去思考思考中國人原本該有的風範。

  這樣的稿子,在一本武術類雜誌中,並不是總能夠遇到,所以我說李仲軒的文章「可遇而不可求」。一個編輯能夠遇上這樣的一份稿子,堪稱幸運!

  在與李仲軒老人交往的過程中,令我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能見上老人一面。

  現在想來,因為替仲軒老人編輯系列文章且待人還算誠懇的原因,我大概已是老人心目中一個很近的朋友了。老人多次讓徐皓峰帶話給我,說視我為朋友,要請客相見,並在來信中表示:

  貴刊以誠待我,我也以誠待貴刊待您。

  萍水相逢,多蒙照顧,心下感激。

  您對文章的支持,是難得的知遇之緣,我們會珍惜!

  然而,對這份情誼,我卻沒有珍惜,因為我的無知、懶惰和假清高,最終也沒有與仲軒先生見上一面。我無知,不理解仲軒老人時隔五十年「重出江湖」之後,期待與他的武林重逢之情;不理解老人因現實落差,而對真情實意倍加渴求。

  也不知道老人在上面那些信中對我表達的情誼,其實是老人在呼喚他的那個武林。這一切,真應該早點懂得,可惜那時我不懂。

  手頭只有仲軒老人贈給我的幾張照片,斯人已逝,情誼長存。

  當時我不懂,現在我懂了,在這裡,向李老的那個「武林」致敬!

常學剛
二○一三年三月十九日草成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284856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第一編 李仲軒自傳

榮辱悲歡事勿追

我的父系在明朝時遷到寧河西關,初祖叫李榮,當時寧河還沒有建縣。舊時以「堂」來稱呼人家,我家是「務本堂」,民間說寧河幾大戶的俏皮話是「酸談、臭杜、腥于、嘎子廉,外帶常不要臉和老實李」,我家就是「老實李」。

我母親的太爺是王錫鵬,官居總兵,於鴉片戰爭時期陣亡,浙江定海有紀念他的「三忠堂」。王照(王小航)是我姥爺的弟弟,我叫他「二姥爺」,官居三品,他後來發明了「官話合音字母」(漢語拼音的前身),據說某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仍在使用。

清末時,天津的教官(市教育局局長)叫李作(字雲章)是我家大爺,我父親叫李遜之,考上天津法政學堂後,自己剪了辮子,被認為是革命黨,李作保不住他,因而肄業。他有大學生架子,高不成低不就,整日喝酒,他的朋友說他中了「酒劫」,他的詩文好,但沒能成就。

唐維祿是寧河的大武師,他的師傅是李存義,綽號「單刀李」。刀刃叫天,刀背叫地,刀鍔叫君,刀把叫親,因為刀是張揚的形狀,所以刀鞘叫師,取接受老師管束之意,刀頭三寸的地方才叫刀,人使刀一般用天、地,大劈大砍,而李存義的刀法用刀尖。

唐師是個農民,早年練燕青拳,到天津找李存義拜師,李存義不收,唐維祿就說:「那我給您打長工吧。」就留在國術館做了雜役,待了八九年,結果李存義發現正式學員沒練出來他卻練出來了,就將唐維祿列為弟子,說:「我的東西你有了,不用再跟著我,可以活你自己去了。」

我仰慕唐師,就把家裡的老鼻煙壺、玉碟找出一包,給了他的大弟子袁斌,袁斌拿到鼻煙壺後喜歡得不得了,在大街上溜達時說:「瞧,老李家把箱子底的東西都給我了。」是袁斌將我引薦給唐師的。

唐師有個徒弟叫丁志濤,被稱為「津東大俠」。天津東邊兩個村子爭水,即將演變成武鬥,丁志濤去了。動手的人過來,他一發勁打得那人直愣愣站住,幾秒鐘都抬不了腳,這是形意的劈拳勁,一掌兜下去,能把人「釘」在地上。

他「釘」了十幾個人,就制止了這場武鬥,也因此成名。丁志濤有三個妹妹,後來我娶了他二妹丁志蘭為妻。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yynGyQQ.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7407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三義內分泌失調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桃園觀音手臂瘦身中醫診所東勢三餐正常,免節食中醫減重方式潭子針灸減重中醫診所
大里減肥不傷身的中醫減肥方法 新屋減肥中醫門診諮詢 針灸減肥減重效果好的豐原中醫診所推薦梧棲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 台中南屯區速成減肥方式 中壢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更年期發胖瘦身有成效楊梅減重諮詢門診 台中北區減肥中醫推拿法 針灸減肥減重效果好的新竹中醫診所推薦清水經絡刮痧能減肥 竹北有效預防復胖的中醫減肥方式 新竹埋線減肥體驗效果佳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48ob45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